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北侧的黄土高坡上,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“舍利子”,所以称无垢净光舍利塔。无垢净光舍利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(1044年),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,是沈城辽代寺塔建筑艺术保护得最为完整的一座。“塔湾夕照”是着名的沈阳八景之一。无垢净光舍利塔的建筑形式和艺术特点,是辽代佛塔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。辽代的舍利塔和其他时代的舍利塔一样,塔下埋有“佛骨”。按照佛教规定,高僧死后,火化的尸骨,称为“舍利佛骨”,葬于塔下。此塔是一座十三层密檐八角形的实心砖塔,塔高为33米。自上而下可分为地宫、塔座、塔身、塔檐、塔刹五部分。地宫位于基座下面,是埋葬佛舍利之处。塔的基座为八角形仰覆莲须弥座,高1.7米,每面宽为5.5米,通体砖砌,边角为花岗岩条石。塔身分为上下两部分。下部有砖墓、仰覆莲须弥座、砖雕莲瓣组成,束腰中间设一壶门,内有兽斗浮雕。上部为八角圆形倚栏,每面正中各辟一拱形佛龛,龛内莲座上望坐佛一尊,龛两侧有胁侍,上加宝盖飞天、铜镜等装饰。龛上部正中嵌有佛名砖:正南宝生佛、西南等观佛、正西平等佛、西北慧华佛、正北大慈佛、东北普济佛、正东慈悲佛、东南阿闵佛。塔身上边有塔檐,檐有砖雕斗拱。自第一层檐以上,各层出檐均用三层砖叠放砌筑,层层内收,最后为八角攒尖收顶。第十三层檐南面嵌长方形铭记碑一方。塔刹部分为一个堵坡,形如一座小型喇嘛塔,由8条铁链与8条垂脊相连,铁刹杆上穿立三颗圆形和半圆形的铁铸宝珠。刹顶用一尖顶葫芦形铜宝珠。
辽朝灭亡后,因为年久失修,加之风雨侵蚀,塔以颓坏。由于清代极力推崇佛教,崇德五年(1640年),皇太极命工部重修此塔,并留有重修碑两块。重修第二年,又在塔后修建舍利寺,又名四龙寺,更使得此塔香火旺盛,声誉日新。解放后,沈阳市人民政府对无垢净光舍利塔极为重视,于1962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多次加以修缮,并在塔的北面修起了一座四百平方米的展室,展出沈阳市塔宫出土的文物。在1985年的维修中,考古人员偶然地发现此塔乃系空心,从而勘正了史载为实心之误,并首次发现此塔有中宫和地宫。中宫为圆形,上有彩绘天花板,下有地板,周壁上绘有阿难、迦叶两尊护法神像,还绘有火焰、太湖石等图案。地宫为正方形,四壁绘有四大主题神像。地宫壁画是仿唐宋风格所绘,经专家鉴定,为辽代绘画,历史和艺术价值较高。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过程中,共出土文物一千二百多件,除辽代文物之外,多数是清代维修时后放进塔内的,出土文物有释加牟尼鎏金铜像、佛教珍品舍利子、经咒以及明历年刻本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的明代木版佛经等,为研究辽、明、清的宗教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门市票价:免票
开放时间:每天上午 9:00 - 16:00 ,(夏季) 8:00 - 17:00 开放, (周一休息);
交通路线:在沈阳南站乘坐202路公交车终点站下;在沈阳北站乘坐209路公交车在塔湾下即可;